隨著工業發展的不斷擴大,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產出也越來越多,VOCs對環境、動植物和人類造成的危害日益凸顯。VOCs是PM2.5、臭氧等大氣二次污染的重要前體物,可破壞臭氧、降低農作物商業林產量、增加空氣污染負擔、損害人類和生態系統健康等。
石化企業VOCs排放控制
近日,生態環境部印發了《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,《方案》中明確了六大重點行業(石化行業、化工行業、工業涂裝、包裝印刷行業、油品儲運銷、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)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治理任務,勢必要打贏這場藍天保衛戰。
其中,石化企業是主要VOCs人為排放源之一,作為六大重點行業的重中之重,大幅減少其VOCs的排放將顯得更加重要。
石化企業VOCs排放源主要來自石化裝置設備與管閥件泄漏、各類貯罐的呼吸、裝置尾氣、油品裝運揮發、廢水處理系統逸散等無組織排放。
據美國EPA調查,設備泄漏造成的VOCs排放量遠遠超過容器儲存、污水站、轉移操作、通風過程等,而泄漏排放主要來源于閥門和接口,占泄漏排放總量的90%以上。
針對石化企業的無組織泄漏現狀,國外普遍采用泄漏檢測修復(LDAR)方法控制排放,及時發現存在泄漏現象的組件,并進行修復或替換。生態環境部也在《石化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方案》的通知中提到要通過設備泄漏檢測與修復(LDAR)等措施,從源頭減少VOCs的泄漏排放。
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
泄漏檢測與修復(LDAR)是通過固定或移動式檢測儀器,定量檢測或檢查生產裝置中閥門、法蘭、泵密封等潛在泄漏源的密封點,進行修復或替換,進而實現降低泄漏排放,阻止管道內氣體泄露的目的。
操作流程如下:
一、啟動前準備:
1、人員培訓。進行法規標準、檢測儀器及方法、LDAR信息管理的培訓;
2、硬件配備。準備檢測儀器及配件、校準氣體、防爆相機、維修工具和備件;3、組織機構。需確定主管部門、明確責任分工、根據管理現狀成立組織機構。
二、泄露檢測:
1、泄漏點定位。明確檢測重點、確定檢測點位、為組件分配唯一編碼和掛牌,確保與資料臺賬中的組件編碼一一對應;
2、選擇儀器、定義泄露濃度。檢測儀器應對所測揮發性化合物有響應,儀器的量程應能滿足泄露定義濃度或限值的測定要求,儀器應配置含玻璃棉塞或過濾器的采樣探頭且應具備防爆安全性;
3、現場檢測。根據圖紙、現場設備考察和風向等因素,制定出現場檢測流程和路線圖。使用檢測儀器在可能泄露的設備表面檢測(需將檢測儀置于度數最高值處并在儀器響應時間內至少讀數兩次,紀錄最大值為此處檢測得到的泄漏值);
4、修復泄露組件。發現設備泄露,首次維修不得遲于自發現泄露之日起5日內,首次維修未修復的泄漏點應在自發現泄露之日起15日內進行實質性維修以修復泄露;
5、記錄保存。將泄漏組建的編碼、檢測儀器、監測人員、檢測結果等信息進行列表整理,標注修復完成時間和修復驗證結果并進行數據分析,計算裝置物料加工損失。
三、做LDRA報告:
1、首輪LDAR報告。現有裝置應按照國家或地方政府要求的期限內完成首輪LDAR報告;
2、后續LDAR報告。四字昵稱首輪LDAR后應依據國家或地方政府頒布的標準、規范制定常規檢測計劃,每年至少提交一次LDAR報告。
上一篇: VOCs廢氣收集風量計算——頂吸罩
下一篇: 企業廢氣污染防治設施管理要求有哪些?